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四海吧 Posts

我其实不太明白大家为什么要去国外代购眼药水。

@dede-lab 我其实不太明白大家为什么要去国外代购眼药水。参天在国内非常出名,几乎每个人去日本都要带几只参天的眼药水。但其实除去几款因为成分不好不建议大家长期用的,其他几款热门眼药水在国内都有售,而且价格是本土的三分之一左右。 有哪几款呢? 1⃣️参天人工泪液,国内的商品名叫做“爱丽”,和海露一样主要成分是玻璃酸钠,有缓解眼干的作用。国内的价格是40元一支,你要是买日本版本的同样成分价格翻一倍。 2⃣️维生素B12滴眼液,主要作用是缓解视疲劳,价格没记错的话大概20块钱。日本版本的并不好,除了维生素b12还添加了一些扩瞳缩血管的成分,不适合长期用,我也不知道为啥参天要坑自己人。 3⃣️可乐必妥滴眼液,这款其实很多药厂都有,比如博士伦也有,它的作用是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不可以长期使用哦。这支价格大概30块钱,比博士伦的贵一点,所以我还是推荐博士伦吧。 参天并不是什么网红品牌,它是日本最大的眼科药厂,很多眼科的麻醉药、治疗药物都是由参天研发的。虽然参天对处方药监管很严,但是对日本的第二类药品的管理太宽松,导致很多不适合长期使用的眼药水被大家奉为“神药”,如果有需要在国内购买就可以了。再次提醒眼药水也是药品,要遵医嘱使用,如果眼睛有不舒服还是要先医生,不要随便用药哦!

Leave a Comment

李楠谈小米MIX Alpha:卖19999元还是不赚钱

9月25日消息,前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李楠在知乎谈到了小米MIX Alpha。李楠表示,小米MIX Alpha卖19999元仍然不赚钱,具体分析如下:一个正常5G手机的BOM简单按照3000计算,屏幕量少,成本按照200美金计算,电池CMOS贵一些但是不算很多,整体BOM按照5000计算肯定是够了。 这个屏幕应该是单独开模吧,1000万美金开模费用怎么也够了。算上结构件模具,特别的软件支持,怎么也再加上1000万美金不一定打得住,就意味着研发沉没成本1.5个亿人民币了吧。 一万台的量,单台的研发沉没成本分摊就要15000了,再加上5000的BOM,的确19999的售价还是不赚钱啊。 小米创始人、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小米MIX Alpha光是堆料成本就接近2万块钱了,所以最终定价19999元是很厚道的。 当前MIX Alpha正在小规模量产,预计12月份上市开卖,你会考虑吗?

Leave a Comment

虽然现在是2019年了,但有些带娃方式太让人无语……

@可鹅妈 虽然现在是2019年了,但有些带娃方式太让人无语…… 可儿14月左右的时候,我带她出去遛弯,有一个小宝宝坐在婴儿车里吃东西,可儿看见就馋馋的走过去了。宝宝的奶奶便把一块旺旺仙贝给了可鹅,她伸手就过去拿,我立马制止,说她还不能吃这种零食,然后我们聊了几句,得知这个宝宝比可鹅小3个月……还不到一岁。 我跟她说这种重口味的零食会导致孩子口味变得越来越重,影响味觉,盐多了也会加重肾的负担,影响成长发育。 老人说不要紧,孩子就爱吃这个,少吃点没事儿。 今天我又听到一件更令人震撼的。 今晚和我妈聊天儿,可鹅在手机这边叫姥姥比之前又清楚了很多,我妈直夸可鹅,说楼下邻居家的一个男宝快3岁了除了爸爸妈妈其他都不会叫。接着跟我说那个孩子还在吃手,食指都被啃的剩一层薄薄的皮儿了。 孩子奶奶为了不让孙子吃手,给孙子试过抹蒜,抹了一天,孩子当天直哭一天没吃手,但第二天接着还是吃手,于是给小手抹上辣椒……本来手就被啃的皮很薄了再涂上这么刺激的辣椒,手得多疼啊,有时候我们大人切辣椒不小心沾上辣椒汁都受不了…… 我听完觉得这孩子太可怜了,就跟我妈说可以跟他奶奶说吃手可以试试给他玩具啥的,多陪孩子做游戏转移注意力,再大了还戒不了再说,以后想强制戒也可以涂苦味剂而不是辣手的辣味剂啊。 新手父母们一定要多学习科学育儿知识,请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在理解老人辛苦的同时也多沟通交流一下现在新的育儿知识。 (我见到的肯定不是个例,大家有见过什么令人无语的带娃行为吗?)

Leave a Comment

网络上最好的视频下载器tubeninja

我们在观看到一段视频或者音频的时候,如果感觉非常的不错,想要下载保存却找不到下载按钮,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一些视频音频下载器,当然这些下载器是有很多的,之前也给大家介绍过,国内的一些平台大家可以直接搜索本站的分享文章,这里不再多说,这次主要是给大家分享一个国外的视频下载器,可以下载绝大部分的国外视频网站视频,比如汤不热,PB站,XV站等等18看不了的网站(这个虽然是重点,但是不是全部重点哟,后面还有大招),这个网站叫做tubeninja。 tubeninja号称是网络上最好的视频下载器,官网汉语地址:https://www.tubeninja.net/zh-hans/ tubeninja支持超过80个的流媒体网站,并且还有无数个非主流的媒体网站,一些常用的世界著名的大人网站也在下载列表之内,这里不再多说。 支持的网站列表可访问tubeninja的分享列表,地址是:https://www.tubeninja.net/zh-hans/ruhe-xiazai/ 当然一些网站需要挂和谐工具才能访问的,必须挂工具才能使用下载,这是硬标,没有办法突破。 前面说了后面还有大招,下面接续介绍,打开tubeninja的主页,主页的输入框里面除了可以输入需要下载视频的网址,你还可以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比如我们输入“girl”进行搜索,下面的显示大人内容打钩,然后你会豁然开朗,当然一些内容可以速度下载,一些需要挂工具和谐上网才能下载,所以这个网站也可以当做一个视频下载站使用哟,是不是非常的酸爽呢。

Leave a Comment

5G手机就要打响价格战了吗?可能还要再等等

继华为、vivo、三星之后,小米也在9月24日发布了首款5G手机——小米9 Pro。和其他品牌的5G手机动辄七八千元相比,小米9 Pro的价格又创下新低——其最低配置款售价只要3699元。 小米不是第一个把5G手机做到4000元以下价格的手机厂商。今年8月,vivo就已推出起售价3799元的5G手机iQOO(5G版)。这个价格几乎是此前华为和三星发布的5G手机起售价的一半。现在,小米努力让自己的5G手机比对手便宜了100元。 除了品牌定位问题,让手机厂商们主动自我砍价的原因只有一个:4G手机已经卖不出去了。 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开始下降。这一颓势延续至今,今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约1.8亿台,相比去年同期下滑5.4%。 维持增长是这些手机厂商的生命线。从3G切换成4G的时候,几乎每个用户都更换了手机。现在,他们依然幻想这样的换机潮带来的增量。不过这个浪潮和真正的利润可能不会那么快到来。在此之前,起码还有3个问题需要被解决: 问题1:高昂的零部件成本 摩根大通在题为《智能手机:下一个大事件》的报告中给出的供应链数据称,支持5G智能手机的芯片价格将比普通4G智能手机的芯片成本贵了1.85倍。该报告预计,其中智能手机内存芯片的平均成本约为85.40美元。相比之下,使用在4G智能手机中的内存芯片成本约为59美元。 高开发成本和采购量小,造成5G芯片价格昂贵,此外目前只有高通和华为开发出了可以商用的5G芯片,垄断格局也会拖缓价格下调的节奏。3G时代,促使智能手机价格迅速下降的主因是中国台湾芯片厂商联发科的加入,后者当时给出了把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交钥匙工程”方案,令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爆发,继而引发上游芯片价格降低。5G时代,至今还没有一个联发科这样的角色出现。 只要零件成本没有降低,即使执行低价促销策略,手机厂商们依然无法把销量转换成利润。 问题2:用户缺少换机理由 手机厂商们在发布5G手机的时候,和过去一年一样,依然只会宣讲各种参数。遗憾的是,没有一家向用户给出过足够有说服力的换机理由——5G手机到底比4G手机强大在哪里? 事实上,从智能手机目前呈现的各种功能来看,5G手机能做的,4G手机基本都能做。而且手机质量越来越好,人们的换机周期本来就延长了。 首先,当我们说3G、4G、5G的时候,我们说的其实是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通信技术。与3G相比,4G在编码技术上没有革命性的变化,不过是另一套信息传输效率仅提升了10倍的更优方案而已。而得益于数学家的贡献,5G的编码方案相当于4G提升了100倍,这种跨越,确实进步够大而令人兴奋,但是每一代手机的商业化水平,最终都取决于应用市场的成熟度。 回想一下,当初从2G(模拟信号传输)迈向3G(数字信号传输)时代时,去掉实体键盘的智能手机在很长时间也曾经无人问津,直到HTC和苹果通过《会说话的汤姆猫》和《水果忍者》的小游戏给了人们一个换机的理由。 今年以来粉墨登场的这些5G手机,并没有准备好新一代的手机应用,所以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内对5G手机的数据传输能力会比较无感。 图文成就了3G,游戏和视频成就了4G,而究竟有什么样的应用会极大成就5G移动网络,目前仍是个未知数。基于现有的广大手机应用,普通消费者会觉得4G环境下的体验已经够好了。产业界目前给出的5G应用场景,更多集中在工业互联网的巨大革新、物联网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 问题3:运营商入局意愿不强 4G时代,很多人可能都曾经有过一款中国联通或中国移动的合约机。作为一种促使用户换机和转网的手段,只要消费者同意在一年或更久时间内连续使用其流量套餐,就可以用远低于市场零售价的价格拿走一台手机。4G时代,这样的合约机约占整个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一半。 但截至目前,没有一家运营商推出过这种合约机促销活动。而且以8月20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公布的“5G流量套餐最低月租199元”来看,他们采用的是最保守的成本定价法,并没有补贴的意思。 即将实施的“携号转网”可能限制了运营商争夺用户的积极性,不过,让他们缺乏动力联手厂商掀起换机潮的真正原因,是5G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过去,作为基础网络服务提供商,运营商熟悉的是按使用量向C端客户收取流量费用。面对5G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工业领域,他们需要构建新的商业模式,至少现阶段还没有人能说清可以从哪里赚钱以及如何定价。 目前,全球各大运营商都还在铺设5G信号传输网络的过程中。他们声称差不多会在2020年完成,在那之前,他们可能都会处在观望状态,不会在面向C端的5G手机市场有更大动作。199元的最低包月套餐价格,足以把一大批消费者挡在门外。 不过手机厂商们眼下还顾不上替运营商考虑商业模式问题。在通信设备厂商、芯片厂商、信号运营商、手机厂商和移动应用厂商共同构成的这条产业链上,谁最着急赚钱,谁最愿意先冒险——以前是运营商,现在是手机公司。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Leave a Comment

剩男看剩女问题

今天去某论坛婚恋板块逛了逛,发现还是女性发帖子比较踊跃。很多帖子看上去比较靠谱,但是细细深究下又会发现其实问题很多。比如下面这个。 85年生,湖北省会城市人,父母都是央企职员,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独生女。本科毕业于某211,985高校,硕士毕业于前五的大学(也有说前三)。上海工作,年薪30万+,武汉有四套房,大多位于市中心。希望男方70至87年均可,身高168cm以上,家庭背景相当,或者阅历相当,本科以上学历,有上海户口。 这个女生很优秀,学历好,工作也好。按理说这样的女生肯定是不愁嫁的。女生给出来的择偶标准粗看要求也不高,每一条都好像是刻意放低了要求的样子。但是架不住女孩的要求多啊,这五条标准每一条都能刷掉一大块的人。 以我这个老吊丝来说,我只符合了身高和户口。家庭背景和阅历,以及学历都是达不到这个女生的要求的。怪不得人家都说剩下的女生都是优秀的,剩下的男人都是穷鬼加吊丝,这句话真是一点也没错。 每一个男人都想找一个自己吃得住的老婆,而每一个女人,都想在一个令她仰视的男人臂膀下小鸟依人。这就造成了现实中很大一批底层男性取不到老婆,而最顶端的那一批女性又看不上底层的男性。 也许这就是现实社会的优胜劣汰吧,丛林法则中最勇猛最优秀的雄性才能拥有交配权。而那些软弱的、劣质的、不够强壮的雄性,他们的基因则得不到延续,被自然淘汰。 但现实真的是如此的么?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在这个资本为王的社会里,话语权总是掌握在资本家的手里。而资本家的眼中,唯有利益。那些没用消费能力的群体,在资本家的眼中连猪狗都不如。 他们首先挑动男女对立,鼓吹拥有了物质才能拥有幸福。从天价彩礼,到只想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座笑。其目的就是利用丈母娘经济实现利益最大化,先卖车、后卖楼。资本家们赚得盆满钵满,最终受伤害的却是一代青年人。 然后,他们洗脑女生,把现在结婚艰难的苦果全都推到了男性头上。让她们认为这届男人不行,买不起楼,买不起车,只对自己好的穷男人有什么用? 大家去看看现在的广告吧,从衣服鞋帽,牛奶婴幼儿奶粉。里面的模特很多都是混血脸,亚洲女性配欧美男性。 我们现在电影电视里面娘炮当道,而你去看看欧美电影的主角,哪一个不是荷尔蒙爆棚,胡子拉碴的猛男壮汉?亚裔男性去雄性,亚裔女性幼齿化。这是西方一直在做的事情。 而作为殖民地的日韩,被这种去雄性化的文化阉割最为彻底。 女人是感性的,也是盲从的。同样也是最容易被洗脑的一个人群。 女人相信了唯物质论的结果,就是看到身边的每一个异性都觉得其不够优秀,对他们所展开的追求攻势不削,甚至厌恶。而女人们欣赏的,则是电影电视里,那些虚无缥缈的爱情故事,以及那些整容加滤镜下近乎完美的颜。 唯物质论最终伤害的还是女性。伟大的毛主席,用妇女解放运动告诉了我们,多劳多得,劳动多少就有多少家庭地位。可现在资本的力量,一再洗脑女性,使其物质化,使得女性好逸恶劳,从而导致劳动地位的下降。 试想一下,哪家单位愿意要每天要做精致丽人,自身漂亮是第一位,工作不认真。每天就想着就是买买买的员工?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劳动低位的下降必然导致女性的社会低位下降,比如在职场中遭遇各种潜规则。然后就是女性找工作困难,职场中被各种歧视。 而最可悲的是,很多女性在心甘情愿做资本奴隶的同时,把责任完全推脱给男性承担。在这里我要说,女权不是特权,任何想要不劳而获的想法,都是可耻的。 最后我要说一下,以上都是我以一个吊丝男的视角瞎写的,没有挑起男女对立的想法。肯定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大姑娘小媳妇们轻喷。骂人的我都不回复。 来源:雪球 相关剩女文章: 一个34岁的大龄剩女,真的要孤独终老吗? 为什么那么多大龄剩女不着急啊?

Leave a Comment

向大家展示一下真实的中年人收入水平

@杭州金融女民工: 向大家展示一下真实的中年人收入水平。 我高中寝室,大学分别是人大、浙大(三个)、南开、浙工商,除了我以外目前就业分别是检察院、高校、银行、信托、民营外贸公司,工作5-10年,一年到手最高的40万,最低的10万。 研究生寝室,三个硕士一个博士,除我以外目前就业分别是高校、电力、保险,一年到手最高的50,就是做保险的姐们,但是不稳定,最低的是烟草,一年到手20不到点。对的,没看错,不发达地区的烟草普通职工,就这个水平,外快是不可能外快的,熬20年爬上去再说。还有高校的博士小姐姐,工作五年刚刚爬上20,受限于岗位和行业,目测未来十年,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再来看我所在的银行业,坐标杭州,四大行普通级别的客户经理,到手10万非常普遍,柜员甚至7/8万的都很多。股份制和农商行稍好一点,一般的客户经理20-30万,柜员10-20万左右。当然,中高层和高级客户经理也有大几十万上百万的,但是相比银行从业人员的基数来说,比例很低。平均来看,大部分还是在20万徘徊。 再来看一直以来被高度吹捧的杭州互联网行业。厨子是计算机专业,大部分同学都是码农,目前收入最高的是阿里的哥们,工作近10年,今年刚升到P8,年收入确实逼近百万了。但就这么一个,其他的大部分平均在30-50之前,而且很多因为年纪、体能、升职前景等原因,前几年都转行了,收入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你说是我们圈子low么?以上说的这些人,基本都是985的本硕博,我知道学历不绝对等同于能力,但平均来看,高学历的就业和收入,肯定是高于低学历的。如果我们这个圈子都low,那你告诉怎么样的圈子才叫真正的高逼格。 再来看个数据。我国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8228元,北京是62361元,上海是64183元,杭州是54348元,结合我身边的真实收入情况,我觉得基本符合。 所以我特别好奇,说年入百万满地爬的,到底是怎么算的,即使是按家庭为单位计算,两夫妻都是高知高薪的比例,应该也不会高到满地爬的程度吧? 互联网的有些段子,看看就好,别太往心里去,真要把自己往那些标准上套,一天都够自残几个回合了,实在不利于身心健康家庭和谐。再说了,焦虑也没用,越焦虑越没用,该干嘛干嘛,脚踏实地仰望天空才是上策。

Leave a Comment

偏见可以在潜意识里藏得很深

@Ent_evo:梅琳达盖茨和Blessing Omaku的演讲有几个特别厉害的故事…… 一个故事是,波士顿交响乐团曾经120人里只有一个女性音乐家。后来团长认为,这肯定是面试的时候存在偏见,于是推行盲测,让应试者在帘子后面演奏,不看脸。 结果中选的大多数人还是男性。 这个时候有人就觉得确实是男性演奏家水平高了,但是接下来大家突然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帘子后面,听得见高跟鞋的声音…… 面试者可能都不是有意识地在辨认性别,但因为这些信号,潜意识影响了结果。解决办法很简单,在屋子里铺上厚地毯,原来的偏差就消失了。 不管是从实验设计角度,还是克服性别偏见角度,实现真正盲测都不容易啊

Leave a Comment

有一种放手,叫远离国产注水剧

去年,有人在网上感慨,说当代年轻人的时间紧张,追个剧都要开二倍速(×2快进!七成年轻人看剧用倍速)。与这一状况吻合的大量年轻人纷纷对此表示认同。随着话题的逐渐发酵,另一种声音也出现了——年轻人确实很忙,但有的剧集剧情拖沓,角色说话太慢,支线情节外延过多,不开倍速根本追不动。 这样的声音在本月初网传广电总局要着手限制注水剧时,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支持广电总局的人占了大多数。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太多观众有过被“鸿篇巨制”支配的恐惧。 国产剧为何越拍越长? 根据网易数读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各项技术的精进,我国的电视剧不仅在总量上越来越多,在体量上也越拍越长。 整个八十年代,我国的电视剧基本都在20集以内,超过20集的屈指可数。为大家称道的86版西游记有25集,在当时已经算是个奇迹。 九十年代时,电视剧的长度逐渐逼近40集,到了2000年后,20至40集的剧集成为了荧屏主流。2005年前后,40集以上的长剧开始大面积增多。全长59集,豆瓣评分9.7,被人们称为国产剧巅峰的《走向共和》就诞生于此时。遗憾的是,后来的十几年内,国产电视剧沿袭了前人越拍越长的走势,却没有学会如何拍得更好。在动辄六七八九十集的剧集中,烂剧占了大多数,它们在浪费影视资源的同时,也掩盖了为数不多的优秀剧集的光芒,消磨掉了很多观众对国产剧的期待。现今,越来越多的观众将“国产剧”直接和“又臭又长”挂钩。 顶着影评网站上尴尬的得分,背负着成千上万网友们的调侃,奚落甚至是谩骂,怎么还有源源不断的长篇烂剧被生产出来? 因为有钱赚。 我国目前的电视剧市场是制播分离的,制作方拍了一部剧之后,按集数卖给电视台播出,某种程度上,剧越长,制作方挣得越多。在利益驱动下,不少制作方把水龙头拧到了最大,研发出了疯狂闪回,努力回忆,放慢语速,强行慢动作,玩命给配角加戏等一系列注水方法。 烂剧的土壤 对电视剧而言,长从来不是问题,烂才是。国产注水剧大多是烂剧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是靠着把原本紧密的情节稀释,把编剧原本的构思打散而抻长的。这种内容密度很低的作品是糊弄不了观众的。很多观众会选择一边玩手机/收拾屋子/健身,一边放这些剧。因为他们觉得,专心地看这些注水剧,很浪费时间。 一些原本底子不错的剧,因为注水而评分下跌,如《香蜜沉沉烬如霜》;另一些注水剧整个剧都没什么可取之处,就安安静静地糊掉了,比如被网友戏称为巴巴拉老魔仙的,长达60多集的《幻城》;但还有一些却能逆流而上,再一片声讨声中赢得不错的收视率或点击率,这就要归功于滋生烂剧的这片土壤了。 电视剧版《手机》的编剧宋方金在《给青年编剧的信》中讽刺过我国影视行业的造假风气。“你要拍电视剧,要学会买收视率。你要拍电影,要学会买票房。除了这两点,还得学会买水军。虽然买了水军也不一定能水淹三军,但是如果你不买水军肯定就会被喷成水货。”言下之意是,“在一个以假为真的行业里工作是危险的,如果不同流合污,坚持当真的,就有成为赝品的危险。假黄四郎被当成真的以后,真黄四郎就成了假的。” 现在,从社交媒体上的转评赞,影评网站的评分,到电视台的收视率,视频网站的播放量,每一处都能看见水军的身影,每一处都蕴藏造假的可能。某些烂剧正是通过在这些方面下功夫而为自己营造出了一种“挺火”的假象。 除了造假,国产影视剧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大量资源向当红流量明星倾斜。“流量明星”这个词刚出来的那几年,有业内人士抱怨说,几乎整个行业都在给流量明星打工。但很多时候,流量明星的表现让人失望。于是人们看到,他们演技不行,但片酬高到超过整部作品投资的50%,他们审美不行,但可以自带编剧肆意改动剧本,他们不够敬业,但可以念数字代替台词,可以大量使用替身或后期技术帮衬。 即便如此,他们仍然被捧为金字招牌。有他们的剧,就是好卖。而真正优秀的好剧在售卖和发行时屡屡受挫。如宋方金在书中提及的那样,“现在都去争抢《琅琊榜2》,但其实《琅琊榜》卖了两三年才卖出去。刘和平老师编剧的《北平无战事》发行时也是一波三折。” 只追着流量明星下单,而不在意一部剧的故事内容和它的整体制作,那最终只能得到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 韩剧、美剧为什么优秀? 和我国对明星顶礼膜拜不同,很多国家的影视行业都更注重编剧,近的如韩国,远的如美国都是如此。 为什么韩剧总能引发追剧狂潮?因为他们的影视行业将决定权交给了那些真正会讲故事,懂观众的人。纵向去看近二十年的韩剧,从非常好哭的《蓝色生死恋》到风靡亚洲的《来自星星的你》,不难发现韩剧自身经历了诸多更新迭代,而推动变化的正是韩国编剧们。 参考《韩娱经济学》一书所述,在韩剧的制作过程中,编剧不仅对剧本拥有百分百掌控权,还在选角,档期安排等方面拥有话语权。大神级编剧在剧组备受尊敬,地位也远优于导演和演员,薪酬也颇为可观。韩国各大电视制作公司更是以编剧作为自己的核心资源,旗下拥有多少优秀的签约编剧,会被看作是该公司能不能打的一个衡量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韩剧借鉴了美剧“边写边拍边播”的模式。这种模式能让编剧及时将观众的反应反馈到后面的创作中。但在我国先审后播的大环境下,这种灵活的制作方式几乎不可能。 美国影视行业则更倾向于集体协作,不少美剧背后都有一个编剧团队,《权力的游戏》背后就有一个多达17人的编剧团队在伏案工作。 而美国编剧在剧组中的地位同样不容置疑。长篇系列美剧《犯罪心理》在第十三季中砍掉了“好吃叔”这一常驻角色。原因是该角色的扮演者托马斯-吉布森在剧组与编剧分生意见分歧,一怒之下踢了编剧一脚。编剧将此事反应给了公司高层,高层最终决定,将演员开除出剧组。在编剧面前,就算是在该剧中扮演主要角色长达12年的元老级人物也不能放肆,编剧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比韩剧、美剧总能拍出精彩作品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的影视环境给予创作者的尊重以及对他们权益的保护。当然,还有他们可拍摄题材的宽泛。…

Leave a Comment

网上看到一位成熟老练又滔滔不绝的小孩,想起了五道杠少年黄艺博

@陈生大王: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位成熟老练,又滔滔不绝的小孩,突然想起了黄艺博。 黄艺博,前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因为佩戴五道杠和老机关风的做派,爆红网络; 据称两岁迷上《新闻联播》; 七岁每天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 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过100多篇文章; 中考失利,被省重点高中破格录取; 紧接着,网友给他和林妙可组了CP; 其身为公务员的父母,所发表的专业文章被扒出严重抄袭; 官方出面承认五道杠仅是当地制度,不禁止也不提出有关的内容; 随后黄艺博本人的博客内容包括照片被清空。 黄艺博后来的经历,网上众说纷纭。一说其通过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自主招生,再次破格录取; 一说其虽然通过自招,但高考成绩实在太差,滑落至武汉学院,学习英语专业。 总之,从此沉默地消散在风中。 我常常在想这些一夜爆红的争议人物,等鸡毛纷纷落地之后,他们的人生会是如何。 于是又仔细去看了看黄艺博的微博,虽然已经不再更新,但从点赞记录来看,依然保持着高频使用。 他点赞最多的是央视新闻,其他还有环球时报,每日经济新闻, 以及, 小米手机,太皇太后你有喜啦,我和基友的日常。

Leave a Comment

福利汇总第20190926期:这个视频在推上转了快10万了

BGM:《浪够了再回来》:点击播放 热门视频: 这个视频在推上转了快10万了 皮划艇运动员Joachim在挪威遇到一只友好的白鲸 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的机器人”Atlas”又进化了.. 5个老外拍下中国最珍贵影像,片子被封禁多年 简易版《机器人大擂台》 当你只准备一份获奖感言,却拿下两个奖时 药水哥: 都是男人,偷瞄两眼怎么了? 假如上网装X需要花钱 除了不方便陪你逛街,别的都很好——水族类宠物饲养漫谈 腾讯天美工作室与人民日报联合推出休闲放置建设类游戏《家国梦》 热门图片:

Leave a Comment

孤儿怨这部精彩的电影终于被翻拍成现实了?

45岁的克里斯蒂娜和她43岁的前夫迈克尔于2010年5月收养了一名乌克兰出生的女孩,名叫纳塔莉亚。养父母被告知,女孩当时是6岁。然而三年后,也就是2013年,这对养父母将纳塔莉亚独自留在印第安纳州的公寓里,并在一个月后移居加拿大。也因此,二人被指控“遗弃”当时年仅9岁的女儿,并“潜逃”至加拿大。 克里斯蒂娜近日接受英媒采访,并透露了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她称,纳塔莉亚是成年女子(起码20多岁),因患有侏儒症,伪装成儿童被收养。克里斯蒂认为案件存在“重大缺陷”,并坚称娜塔莉亚并非9岁,实际上有22岁。她还表示,多年来真正的受害者是她和家人。 克里斯蒂还讲述了不少可怕的生活细节,“午夜,她站在我们面前,你根本无法入睡,我们不得不把所有尖锐的物体藏起来。”“我看到她在我的咖啡里倒化学药品、漂白剂,我问她在做什么,她说‘我想毒死你’。” “媒体把我描绘成一个虐待儿童的人”,克里斯蒂说,“纳塔莉亚是成年女子,她有成年人的牙齿、有月经,从未长高过一英寸,即使是天生个子矮的孩子也不会这样。所有医生都证实,她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只有成年人才能被诊断出来。她从移动的汽车里跳出来,在镜子上抹血,她所做的事让人无法想象是一个小孩子会做的。” 最能说明问题的可能是二人的保健医生于2012年3月写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纳塔莉亚的出生日期显然不正确,她假装是个小孩子,欺骗了养父母和其他医生。 有媒体报道,在养父母二人被予以刑事指控前,他们还被誉为“模范父母”,他们的亲生孩子杰克2岁被诊断患有自闭症,但12岁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15岁的他在著名的物理研究所学习。不仅如此,二人还是经验丰富的寄养父母。 受访时,克里斯蒂难掩泪水,她表示自己去加拿大是为了儿子的学业,她将纳塔莉亚视如己出,尽管当时知道她患有骨骼疾病,还是毫不犹豫地收养。截至目前,养父母二人在缴纳保释金后获释,当地时间9月24日,迈克尔将出席在拉斐特当地法院举行的听证会。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ryn4d5u/k3000tn764q.html

Leave a Comment

机核GSENSE出品精酿啤酒纪录片《都在酒里》

最近几年,精酿啤酒的话题越来越火 文艺青年辞职就业,不少也选择了精酿啤酒这个产业 关于精酿啤酒,你知道多少?国外的精酿又有哪些门道? 机核GSENSE最近出品了一部精酿啤酒纪录片《都在酒里》 说是精酿啤酒纪录片,其实更多的是美食美景,各种美国潮流文化打卡地点 爱不爱喝精酿啤酒不重要,看看风景,了解下美国文化也是有趣 看着看着,我都忘了机核是一个游戏资讯网站了,话不多说,都在酒里! 都在酒里:豆瓣电影 在线观看: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28222175

Leave a Comment

芒果TV狠起来,连芒果台都怕

今年夏天,当四字弟弟的迷妹还沉溺于《长安十二时辰》时,博君一肖女孩们早已为《陈情令》上了头。 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像这类影视娱乐节目都在以微妙的态度涌抱互联网——有的剧在互联网首播,有的剧则干脆是平台自制。 背后的原因hin简单:当代年轻人不爱看电视了。 此消彼长,这边厢五大卫视被看凉,那边厢优(酷)爱(奇艺)腾(讯)们强势崛起狂刷了一波存在感。 但背靠BAT的视频平台也把互联网烧钱圈地那一套用得淋漓尽致,数据光鲜亮丽的同时,也让它们成为了大厂财报的拖累——去年,优爱腾三家合起来亏掉了190亿元。 相比之下,湖南广电旗下的芒果TV简直是一股清流,虽然用户量没那么多,但芒果TV早就成功回血,甚至堪称生财小能手。 △芒果TV母公司财报 在亏得底裤都不剩的视频平台中,芒果超媒(芒果TV母公司)是唯一一家盈利的——2018年,芒果超媒营业收入96.6亿元,净利8.6亿元。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今次就来说说芒果TV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芒果TV的马栏山基因 俗语有云:美有好莱坞,韩有忠武路。北有百子湾,南有马栏山。 很多盆友是通过《快乐大本营》知道马栏山这块风水宝地的,它正是湖南广电集团坐落之处。 湖南卫视在这里异军突起,“广电湘军”在这里发展壮大,芒果TV自然而然地也带着浓浓的马栏山基因。 但马栏山不是一天建成的。在成为头部卫视之前,湖南台渡过了一段尴尬而又晦暗的日子。 众所周知,电视台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广告。起初的湖南台因为存在感不强,拉不到知名品牌的广告,只能播播农产品广告这个亚子,被人戏称为“化肥台”、“饲料台”。 燃鹅,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彼时,湖南台出了好几个力挽狂澜的猛人,直接带着湖南台脱坑。 首先要提及的便是老台长魏文彬,魏台长作风开明,不仅研究过而且非常熟悉西方的那一套理论。上世纪90年代初,他便参考产业化高度成熟的好莱坞,想要打造一个完备的湖南卫视。 在魏台长的运作下,马栏山上平地建起了包括播放、会展、拍摄、文旅等功能在内的综合基地——上下游产业链都给包圆了。 不仅如此,魏文彬还剑走偏锋,一手主导了湖南经视的创办,组成了一套混合拳。经视的台长则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欧阳常林。 △你不难在许多电视剧的片头看到欧阳常林的名字 和其他台“新闻+外购内容”内容战略不同的是,湖南台是国内很早重视新闻与自制内容的电视台。并且两手抓,两手都很硬,正所谓“保证优秀的内容第一时间出自马栏山”。 新闻最讲求时效性,湖南经视当时采用了24小时新闻直播的新模式。例如在1998年抗洪抢险时期,很多一手信息都是从经视传达给观众的,让观众获取新闻的同时也记住了经视这一招牌。用现在的营销术语,叫做“品效合一”。 这种重大事件即时直播的方式,在2001年9·11事件时也曾被凤凰卫视使用,直接让凤凰卫视一战成名。 除了新闻之外,湖南台的综艺更是大杀四方。《快乐大本营》不消说了,从李湘与李兵搭档主持起,到现在“快乐家族”全员上马,能保持收视长青的国内综艺唯此一家。…

Leave a Comment

没结婚,没生活经验,一个劲爱来爱去,是会害死人的

自从我写完装修惨案后,后台飞来几百条留言,其中有一条留言,特意提醒我:如果你下次还找设计师,一定要找一个结过婚,有生活经验的。 我久久看着“结过婚,有生活经验”八个字,真想一巴掌把自己拍回三个月前。 三个月前我和那个柔弱内敛的女设计师,站在房子过道里,那时候一切还没开始,房子虽然旧,还有着不错的状态。那个叫小陶的女人,给我看了一张厨房橱柜的案例图,白色橱柜,木质台面,我妈沈女士站在一旁,歪过头看了一眼,立刻高声反对:木头的这么行啊,不要弄这种。 我记得那一刻我和小陶相视一笑,我们共同无奈了一下下:我妈太土了。 沈女士后来几次告诉我:你把那个设计师打发走,她看起来就不靠谱。 木头台面为什么不行?我没做过饭我不知道,想必她也没做过饭,但我妈知道,木质台面如果进水了怎么办?那是她朴素的生活经验。 三个月后我再次站在一塌糊涂,已经弄得跟毛坯一样的房子里,心力交瘁。我找的新设计师结过婚,有个上小学的小孩,她喜欢用事实说话。 所谓事实是拿着卷尺,拉出距离,然后告诉我:你买一张两米的餐桌,真的太大了,你看,我人都已经站到这里了,还有什么空间? 我想把那个定下这张餐桌,并且让我们付了钱的小陶,撕成一张张碎片,用力撒在九月的秋风里。 没有生活经验,万事只靠感觉的小陶,还曾经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给我选一种意大利的亚麻布,用来做沙发的套子。沙发八千,套子一万五,我立刻否决了这个提议,我要这个套子干嘛? 跟着新设计师走到户外,我指着已经拆掉栏杆的围栏说:之前选的栏杆是白色铝合金条,你觉得行吗? 不行,几场雨一下,发黄了怎么办? 寥寥数个回合,我已经差点气死在房子里。一切从美出发的想法,原来都不现实。 曾经有人告诉我,买房是结婚,装修就是养孩子,和养小孩一样需要时间,精力,钱。也和养小孩一样,就算时间,精力,钱都投下去,也可能养了个废物。我对装修的态度,和对小孩的态度差不多,能不能不要占我很多的时间,看起来能用就好了,不用它豪华,也不用它高级,是个干净舒适的房子已经足够了。 从这种角度看,那个小陶一直都在指导我,你只要用爱来养孩子就好了,爱是万能的。 如果没什么问题,我大概会相信这句鬼话,关键是我现在得了急性乳腺炎,你告诉我用爱坚持一下就会好的? 我去你妈的。 有生活经验和没生活经验,看待生活完全就是两码事。生活就是一件那么具体又琐碎的事,这让我想起来为什么我不喜欢国内大多数设计师的作品。 只要打开案例,看到那些挂在墙上,放在桌子上,无数的装饰品,我就一阵眩晕:你们不知道小孩是会把这种东西一件件拿下来研究,再搞坏的吗? 还有那些给家里的小孩设计巨大游乐场的设计师,好像设定了这一家孩子这辈子都是一米高,从来不会长大。 那我到底为什么选择了小陶? 我想冥冥中是这样的,你认识了一个女设计师,她三十出头,未婚,她老是在跟你说,在咖啡馆认识了一个男生,那个男生长得不错,对她也很好。前男友又回来追求她了,她曾经为他付出很多,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哗——,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见过有这么多恋爱生活的当代女性了,大部分人不是忙着工作,就是忙着具体的生活。她看起来就像我曾经写过的三十岁小说,一本书里工作内容占10%,剩下90%都在谈情说爱。 因为工作有什么好写的,工作那么枯燥无味。 但当这样的人,真的进入工作时,你就开始抓狂了,大家好好讨论一个事,比如关于地漏的问题,忽然她发出一个嗲嗲的语音,里面一开始总是一个语气助词:嗯,师傅,我不太想要这样子的地漏唉。…

Leave a Comment

私处的颜色到底谁说了算?

作者:六层楼先生 ​​很久以前就发了关于「私处粉嫩」的科普,当时就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因为这个问题经久不衰讨论了很多年,到了现在也仍然有很多分歧和误解,程度之深都让我怀疑这几年的科普是不是都白做了。 当然,我是没有感情的科普机器,只要还有没讲明白的地方,我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讲清楚,这次咱们从一封私信开始说: 好了,私信内容一看就明白了,除掉表面的提问,深层次就一个问题:私处的颜色到底谁说了算? 这个问题本来只是生理问题,但是很不幸在现代社会,这个问题不仅是生理层面的问题,也是审美、舆论、商业及社会层面的问题,进而变得更复杂了。 我们先从生理层面来讲,人体局部皮肤颜色变深有两种原理: 第一种:摩擦,主要是指整天跟衣服裤子鞋摩擦的部分,比如:膝盖、肘部、脚踝等,频繁摩擦导致局部皮肤表面角质层增厚堆积,从而导致颜色加深。大家一般不怎么在意这些地方的颜色,而且靠搓澡就能解决,毕竟角质层薄了,颜色就浅了。 第二种:激素,女性进入青春期,卵巢开始发育,私处出现色素沉积,到完全成熟后就出现明显的私处颜色加深(男性同理),常见于乳(啊)晕、乳(啊)头、外(啊)阴等,通常在绝经后颜色又会减淡。这种情况就不是搓澡能解决的了,就是搓秃露皮也没戏。 不少男性啊,一看到摩擦,就想歪了,经常以第一种原理去揣测女性私处颜色跟性(啊)生活次数相关,不仅蠢而且坏。他们为啥就没有怀疑是不是自己的丁丁掉色给人家姑娘染深了呢? 可关键问题是不少女性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这就有点儿恨铁不成钢了,姑娘们啊,你们想想,男女摩擦就是再频繁也不是24小时都摩擦吧? 很多人带着这种「畸形审美」硬是给自己搞得郁郁寡欢,好像不搞粉嫩就无以为继了……本来就是正常生理变化,因为有了明确指向性的审美,就催生了整个美容业的「私处粉嫩」项目。 简单来介绍4种常用套路: 1.人为上色:(店员口吻)就跟涂口红一样,选好心仪的色号,好嘞,您坐好,来,腿分开,我给你喷上死亡芭比粉,记得一周后来补色啊……易过敏,有刺激,还掉色。 2.化学褪色:(店员口吻)哟,您这颜色有点儿深,这哪儿行啊!我给你这个药膏,每天坚持涂抹,外面这层黑色的皮肤脱掉了,里面的就是粉嫩的了……有伤害,易破溃,很痛苦。 3.物理褪色:(店员口吻)嘿,都黑成这样了啊!来我们这里是来对了,激光射频一顿猛搞,还你一个宛若新生,给你一个爱不释手……疗程长,价格高,有痛苦。 4.抑制黑色素生成:(店员口吻)来,姑娘,您吃我们这个药,里面有美白成分,同时您在外阴再涂抹这个纯天然的药膏,不出一个月,还一个青春期的你……伤肝肾,价格高,易破溃。 其实,这种「畸形审美」的存在大概率是为了满足某些男性一贯对「白、嫩、粉、小」的追求,说白了,就是偏好低龄幼小女性,这也是他们为啥不去把自己私处搞得粉嫩白皙的原因……自己的蛋蛋像超市打折的牛油果似的,却还对别人挑三拣四,而且还振振有词。 通常,他们会有以下这些说法: 「那如果有人单纯就是喜欢粉色呢?」 我们都能理解单纯喜欢某个颜色,但是大多数人不会仅因为喜欢某个颜色就必须让身体变成那个颜色(在有伤害的风险下)吧?而且要变也是你自己先成那个颜色嘛!要求别人算什么真的喜欢啊! 关键是为什么偏偏是粉色呢? 我们染发的时候可以选各种不同的颜色,那为什么私处就必须得是粉色的呢?奶奶灰不行?深空蓝不好?活力绿多带劲啊? 这里需要我们警惕的是:当各种审美都引向同一种颜色偏好时,我们很难判断这是单纯颜色的偏好,还是人们赋予某种颜色的深层含义,比如国外流行的小麦肤色,是真的人人都喜欢那个颜色,还是因为那个颜色所代表的健康含义呢? 所以,你反而需要问问自己,你是真的喜欢粉色,还是你喜欢人们赋予粉色的特殊含义呢? 「就是不喜欢黑色/深色,怎么办?」…

Leave a Comment

化妆品专柜赠送小样已是常规操作,但你可能想不到这招是雅诗兰黛本人发明的

@猫妮卡琪琪:化妆品专柜赠送小样已是常规操作,但你可能想不到——这招是雅诗兰黛本人发明的。 Estee Lauder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推销天才”,她的很多营销策略,在今天看来都是超前的。 一起来看大师如何带货~ (一) 首先在品牌命名上,雅诗兰黛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为了看上去更像高档化妆品的名字,直接把本名改了。 原名Josephine Esther Mentzer的雅诗兰黛,1904年出生于纽约一个并不富裕的犹太移民家庭,她厌倦贫民区的生活,一直拼命想摆脱那里特有的气息,成为富有的社会名流。 从入行一开始,雅诗兰黛就明确坚定得要打造高档化妆品,把产品卖进高档百货公司,卖给精致女性。 于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欧洲(贵族)血统,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Estee Lauder。 『不过官方的说辞是,“Estee”是她小名“Esty”的变体,而“Lauder”是她第一人丈夫Joeseph Lauter姓氏的变体。 』 (二) 雅诗兰黛是第一个向顾客派发小样的品牌,引得所有的化妆品公司纷纷效仿。 品牌创立初期,雅诗兰黛在市场上没什么名气,百货商店的老板甚至不愿意给她柜台。 兰黛凭借着出众的口才,才终于争取到了纽约最高级的百货公司「Saks第五大道」一个不起眼的柜台。 她赌上了六个月的店面租金,要在这里大干一场。 为了让消费者体验自己的产品,兰黛宣布客人购买任何产品,均可免费获赠一款粉底小样。 两天之内,所有产品迅速销售一空。 送小样这一招屡试不爽,以至于后来雅诗兰黛玩得更转,她从不让顾客空手离开,就算你不买东西,也会送你点小样。 这样的慷慨馈赠哪个女人能顶得住?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顾客对雅诗兰黛路转粉。 在「Saks第五大道」打开销路之后,雅诗兰黛很快又入驻了更多知名的商场,包括Bloomingdale’s,Neiman…

Leave a Comment

错过了一个大牛股!聊聊英伟达的发家史

这阵子科技股涨嗨了,汇顶科技市值破千亿的事情,引起了大伙的关注。今年科技股的行情一直不错,但直到这两天才真正出现市值破千亿的半导体公司。而对岸美国芯片上市企业总市值超过万亿美元,市值超过千亿美金的也有Intel、高通、博通、英伟达等四家。 几年前,就有小伙伴让小组盯盯英伟达,那时候涨幅已经不小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评估英伟达的价值,错过了一个巨大的风口。钱没赚到,经验积累了不少,复盘了一下燃气灶王者(显卡太丑)英伟达的创业史。 GPU两大巨头英伟达和AMD,现在的掌门人都是华人。再往前推一推,英伟达和ATI的创始人其实也都是华人。跟咱们真的是缘分不浅。。 今天小组就跟大伙说说这里面的故事。 英伟达的创始人叫黄仁勋,是硅谷芯片界的一个传奇。因为常年穿一件黑色皮夹克,人送绰号“硅谷皮夹克专属代言人”。 1993年的时候,显卡和声卡还没分家,人们正在热议文字时代之后的方向,图形芯片市场近乎一张白纸。黄老板看中了这个机会,创立英伟达,专攻独立的图形芯片市场。 据说刚刚辞职创业的时候,黄仁勋曾经给Bay Area的一位分析师打电话,跟他咨询图形芯片的市场走势,分析师回复说: “这个市场还没起步且已经乱成一团,现在已经有将近30家公司,你最好别干这个。” 黄老板十分感动,然后成立了英伟达。 早年的图形处理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蛮荒时代群雄割据,因为推出了引领时代潮流的Voodoo 3D加速卡,3DFX确立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凭借3D加速卡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和炫目效果,当时的3DFX基本上是把所有同行摁在地上摩擦,其中就包括推出了前两款产品NV1和NV2的英伟达。 连续失败之下,公司不得不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黄仁勋调整了英伟达的战略,把公司的重心从游戏主机转到了PC市场,投入了微软老大哥制定的显卡标准中,并推出了公司的第三款产品RIVA128,带着英伟达活了下来。 而此时3DFX正是顺风顺水的时候,不仅在Voodoo系列上挣得满嘴流油,还收购了德国显卡公司STB,干起了显卡代工制造的生意,把研发丢到了一边。为此3DFX甚至终止了和帝盟、创新等的经销商关系,试图把所有的铜板都揣进自己兜里。。 于是帝盟、创新等只好转投英伟达。虽然不知道黄老板当时的心理活动,但换成小组,估计心里得乐开了花。。 没过多久,黄老板就带着英伟达划时代的产品RIVA TNT把不思进取的3DFX干翻了。1999年,英伟达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块GPU——GeForce 256,不仅极大推动了PC游戏市场的发展,更彻底改变了并行计算,宣告了3DFX统治的彻底结束。之后英伟达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了3DFX,获得了3DFX手上的大量专利。 半导体界有一个很著名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就会翻一倍,从而提升一倍的性能。而黄老板给英伟达定下的目标要激进得多——英伟达将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倍。 快速的性能升级和迭代之下,英伟达站稳了脚跟。进入21世纪之后,英伟达面临的首要敌人,只剩下ATI。 ATI的创始人叫何国源,1950年出生在广东,也是华人。跟3DFX和英伟达不同,ATI走得是一条更高大全的路子,经营范围包括了显卡、视频捕捉卡和电视调谐卡等种种产品,不仅仅做设计,还自己做代工生产,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OEM市场上。。 这样的ATI自然不是专攻GPU的英伟达的对手。在英伟达的进攻下,2001年,成立16年的ATI首次迎来了亏损。 不过怼翻了3DFX之后的黄老板也有点飘。。2000年,老大哥微软找到了英伟达,决定Xbox的显示芯片和媒体传送芯片都从英伟达采购,还直接给了2亿美金的订金。结果因为英伟达的报价太高,两者不仅没有成交,还闹到了法律仲裁。 一怒之下,微软找到了英伟达的死对头ATI,把占据英伟达业务接近20%的Xbox二代订单,直接送到了ATI的手里。而被英伟达活活从手里抢走细分显卡芯片市场的英特尔,也对ATI抛起了媚眼。两面夹击之下,英伟达的股价从70美金,一度下跌到了只有7美金。 之后即使黄仁勋找到了微软,主动提出和解,重新拿下了微软的订单。但在英特尔的扶持下,ATI也已经站稳了脚跟。…

Leave a Comment

没想到刚到福冈,就听到一个好故事

@马伯庸: 没想到刚到福冈,就听到一个好故事。 这个故事得从一种酒说起。 我们晚上是在河庄–一家七十多年的老店吃饭。 主人端出一款九州地方酒,叫做河豚鳍酒。 是在清酒里泡入河豚的鱼鳍,不停地涮,每次拎出来还要用火柴在旁边燎。 我不喝酒,就看着他们喝,据说味道特别腥,外地人轻易受不了。 (图一) 坐我边上的是一位廖先生,来日本十几年了,九州大学毕业,现住东京。 他喝着这个酒,情绪很激动。 我觉得古怪,问他为啥? 廖先生一指旁边:“你觉得福冈跟东京氛围比怎么样?” 我看看旁边,甭管中日宾客都在那觥筹交错,吆五喝六,特别热闹,和在东京吃饭感觉不太一样。 廖先生说:“九州和东京民风不太一样,特别热情、情绪化强烈,人情味浓厚。 ” 廖先生带着几分醉意,说他十几年前到日本留学,在福冈的语言学校。 他一心想考好的大学,但是家境一般,不打工没生活费,打工就没时间学习,很是矛盾。 有一天他的房东,一个姓山田的和蔼老头,叫住他,说我看你每天这么忙,是有什么特别理想吗?廖先生说我想考进九州大学。 山田先生说这个理想不错啊,廖先生就把自己的苦衷给说了。 山田先生当时没吭声。 过了一段时间,他忽然把廖先生叫过去,说学校马上要考试了吧?一直忙着打工可不行。 这个月房租我不要了,你安心准备考试好了,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廖先生很激动,没想到山田先生又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是二十万日元和一份合同。 这份合同是一份念书契约。 廖先生没明白,山田先生耐心解释说,即使考上大学,恐怕学费也很贵,这二十万可以先保证你不用着急打工还房租。…

Leave a Comment

怎么样算追星呢?

@某个张佳玮: 怎么样算追星呢? 最初,你在哪个无关紧要的场合——报纸、电视、网络、字里行间、眉梢眼角,惊鸿一瞥,看到了巧克力先生。 你回忆起那天,会连带回忆起许多事情:那天的天气、云的颜色、你刚听的一首曲子、手头在吃的一份甜品。 那天你第一次看到了他的名字。你觉得他有些与众不同,你记住了他: 啊,巧克力先生。 过了段时间,你在新闻里,听说他刚做了某些了不起的事,成了众人推崇的冉冉升起的新星。你摇了摇头,想:造星工程又开始了。啊,巧克力先生。 后来,他出的单曲《巧克力酱》,他写的自传《我们都是五湖四海聚在一起的可可果》,他拍的电影《不要把果仁放进我的心》,开始布满你周围。 可你对他依然兴趣不大,他的名声,只让你对他略有反感。 你偷空嘲笑他的拥趸,和朋友吃饭时用以下这句话做开场白“我是跟不上时代了,不知道怎么巧克力先生也会红的……” 后来,某一天,你在等电梯、等上菜、等过马路时,偶尔瞥了一眼他的海报写的书、唱的歌、拍的电影。最初你带着无所谓的好奇心,以及一点点挑刺心理。你希望自己觉得,“嗯,我就知道,他不会那么棒的。” 下一秒,你的眼睛就被吸引住了,过了好久你才意识到自己张着嘴巴。你觉得时光被凝缩、周遭飞速流动而又停滞原地、万千色彩在你的嘴唇和耳边流动。 这种极致的体验会从此长久影响你的人生。 你想:“嗯,这家伙的确不同凡响……巧克力先生。” 你把他的名字挂在心上,开始在网上搜索他。把他的歌和文章灌进你的随身设备。把他演的电影海报截图当桌面。 当你发现自己播放器的列表前十名被他占据后,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成了巧克力先生的拥趸。 时代总是比大众慢一拍。当你已对巧克力先生了如指掌后,关于他的新闻报导、身世传奇和私人访谈才开始铺天盖地。 你用一种“我早就知道了”的情绪去看待媒体。你在聊天时喜欢谈论他。你发现他开始变得像明星了,开始有各种访谈了,语录了,代言了。 再过一年,巧克力先生彻底红了。你走出火车站、上出租车、点网络的弹窗广告、在餐厅看窗外的公共汽车站台,所有的地方都有他的样子,所有的人都在谈论他。 他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在被媒体关注,他新写的书、新唱的歌、新演的电影被世界津津乐道,而你却忍不住想对周围的人说: “其实,他出道时,唱得/演得/写得比现在好多了呢……” 你开始挑剔他的新作。你反复听他新出的《榛子的故事》,读他新写的《蛋糕物语》,你觉得他失去了醇浓的本色,你归咎于他积累不够;他做的新尝试,你觉得太迎合时尚潮流了。 “算了算了,”你想,“任何一个人都会这样变化的,毕竟他不再是小众偶像了,得顾及大多数人嘛……” 后来,你在某张报纸上看到了有关巧克力先生的是非。人红是非多。据说巧克力先生和咖啡小姐十指紧扣,出现在咖啡小姐的住处附近;据说巧克力先生酗酒醉倒在朋友聚会上,媒体定了标题是《他就是一颗酒心巧克力!》;据说巧克力先生和他公司大老板奶酪先生,在打高尔夫球时出了代言合同的纠纷;据说巧克力先生人红脾气大,几个目击者坚称,曾经在要签名时被他吐了一脸巧克力酱。 诸如此类的新闻狂轰滥炸,终于巧克力先生在媒体上,承认身体状况不太好,然后消失了一段。…

Leave a Comment

纪录片揭秘盖茨有多聪明:盖茨一小时能读150页书,记住九成内容

@界面新闻:【纪录片揭秘盖茨有多聪明:#盖茨一小时能读150页书#,记住九成内容】纪录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揭秘盖茨:他八年级参加数学比赛,成绩全州最好;盖茨出差总是背着一包书,他读书速度非常快,一个小时能读150页并且能记住90%的内容;聊任何话题他都能比对方了解更多。IOS链接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