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因为这茫茫人世,全是溺水的,想要抓住稻草的人。

@写不出稿苏见祈

微博上反婚反育的声浪铺天盖地,但现实里看看四周,丁克的确并不占多数。
尤其是这几年生孩子的朋友越来越多,其中还不乏几年前坚持不要孩子的。

无论我们是不是乐意承认,现实的确是很多人到了一定岁数,讨厌孩子的变得不讨厌了,不生孩子的选择生孩子了。
仿佛网络和现实不在同一个世界似的。

网上反婚反育的帖子大多不怎么提及这个现实,阅读转发也都挺多的,大家抱着团取暖。
但我觉得吧,讨论问题不该把头埋在自己的世界里,塞住耳朵说我不管我不听。

30岁其实是个尴尬的年龄,夹在长辈和年轻人之间,有时候会觉得脑子里有两团完全不同的观念在碰撞厮打。
既然今天要讨论为什么大家都变了,正巧我也到了面临这个问题的年纪,那就把那个老朽的我捉出来,看看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为什么现实里,多数人会选择生育?

因为到了30岁左右,普通人会失去大部分支撑内心的意义,只能寻找新的,活下去的理由。

我们活着,是为了生命中美好的那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相信未来能收获那种美好。但人到了一定年纪,会发现青春里的美好都破灭殆尽了。
比如理想,比如爱情,比如对未来的憧憬。

在校园里,我不止听过一个人说以后要开一家自己的咖啡店/奶茶店/宠物店/花店,或者雄心勃勃想要开一家公司,或者想要靠写作/画画/唱歌这些自己喜欢的事养活自己。
说这些的时候,少年们眼里有光。

可如今毕业七年了,那些旧日的友人,没有一个人实现了学生时代的美好幻想。一个都没有。

因为大家都在为生计挣扎,没有人有余力追逐梦想这种奢侈的东西。
也因为大家纷纷明白了,那些我们憧憬过的事,也并没有那么快乐轻松。
我们说喜欢美食的时候,我们是喜欢吃饭的感觉,可实践理想,要学的是做饭。
那不是同一件事情。

理想,湮灭。

我还见过无数校园情侣牵着手说要永远在一起,甚至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但这许多年过去,能践行诺言的十中无一。
和那些理想一样,我们把永远在一起这件事,想得太过简单了。

爱情,湮灭。

还有失散的朋友们。
北岛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比梦想破碎更难过的是,如今的我们连杯子都碰不到一起了。
大家各奔东西,被环境改造成截然不同的人。曾经的无话不谈变成今天的话不投机,哪怕在同学会上相遇,也只有一顿饭的宾主尽欢。

友情,湮灭。

年轻时生命里满满当当,可如今的生命里,空空如也。那些支撑我们内心的,用来对抗父母压力的理想和爱情,全都烟消云散了。
可人总得为了点什么才能活着。

这时迷茫的人们忽然发现,虽然过去之人不可追,但生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也足够成为一个活着的理由。
人们未必爱自己的工作,夫妻也未必爱着彼此,但我们都相信会爱自己的孩子,一切辛苦的付出都会有新的寄托。

对30岁,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触手可及的,活着的意义。

年龄越大,生命里的美好就越少,甚至被岁月消磨,没有一点残留。当然我是说普通人,你非说成功人士中年一枝花我也没辙。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父母不约而同,说着“我们还不都是为了你”。他们对孩子病态的期许,是因为他们关于自己的所有希望都已经破灭了。
事业无成,婚姻死水,他们生活里唯一还能产生变数的,唯一有希望对抗“一眼望到头的人生”的,就只有那个孩子。

是的,这肯定是不对的。
可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是吗,世事并不尽如人意不是吗,谁能保证自己的未来一定精彩纷呈意义非凡呢?
当人生一眼望到头的时候,当生活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的时候,如果不找个新的理由说服自己这一切有意义,那所有失去了梦想、青春、爱情和朋友的人,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么辛苦地活着,是为了什么?

生一个孩子,是溺水的人们试图抓住稻草的手,是自我合理化的,活下去的新理由。
当然,我们当然可以对溺水的人讲道理。

我们会说一根稻草也救不了人,沉没的依然会沉没。
我们会说这稻草更可能是压垮你的,而不是拯救你的。
我们会说你心里知道这是错的,对吧,你也知道这是错的。

但溺水的人想不了这么多。一眼到头的生活已经没过了他们的头顶,他们会本能地抓住一切能抓住的稻草——无论是否喜欢,无论是否愿意。

为什么到了年龄,大家就纷纷妥协了呢?

因为这茫茫人世,全是溺水的,想要抓住稻草的人。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