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中国职场对中年人太苛刻了,对中年女人更苛刻

媳妇IT的,最近失业了。同一个组全裁走了20多个,这些人中有清华、北大、北邮、中科院的,有博士,硕士更是一堆。今年IT行业裁员多,工作不好找。媳妇81年的,投的简历多石沉大海,往往几个同事投一个职位,年轻的可以得到面试机会,年纪大的没戏。媳妇这段时间很焦虑,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找个国企,收入低点(不一定)但是长久啊!

想对年轻人说一句:少年,你学历这么好,人这么聪明,为啥不考编呢?分蛋糕比做蛋糕强太多了。中国的职场对中年人太苛刻了,对中年IT女更苛刻。

51kingst

我觉得说IT是吃青春饭的过于偏激,我们是一家小公司,从这两年招聘发现一个问题,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年龄,而是我说的这个问题。

我们公司属于IT小公司,小公司招聘,通常需要的人,属于全能型,基本上,从原理图设计,PCB绘制,到代码编写,代码调试,产品成型,都应该能做,小公司通常喜欢这样的,类似于一个项目经理了。

而且按照我的理解,只要稍微优秀,稍微有想法的人,在公司里干,除了干好自己这一摊外,应该有一定的上进心,多多少少关心一下自己所做的工作相关的其他人的工作。

但是通过招聘发现:好多大公司的IT白领,公司越大,分工越细致,在一个岗位上,相似的工作一直在不停的重复做,同时也不关心其他同事的工作内容,这样的风险就很大,一旦失业就麻烦了。

比如,在歌尔搞一个声学传感器的,这个方面确实研究比较深入了,但是一旦离职,除了进同一家声学单位,别的地方都干不了;比如在海信或者歌尔做硬件电路设计的,程序代码基本不会写,最多写很简单的底层驱动,或者简单的几行指令代码。比如在海尔写linux代码的,原理图能在看懂的基础上,就很不容易了,通常硬件的同事告诉他,怎么去实现,他只管代码,不会别的,电路图基本上看不懂,更不用谈设计了。

这样的,通常情况下,大公司产品和流程都比较成熟了,流程化很强,每个人负责一块,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这里的员工想继续在IT行业,哪怕稍微跨界一点点,基本上都用不了。我们基本不招聘或者很难从这种大公司里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因为通常只会一小段。

但是小公司培养起来的,进大公司做,基本上问题不大。

当然,我说的只是一种情况,不能完全覆盖。还有一些就是个人的问题了,通常有上进心的,在公司里做其中一部分工作,也会比较关系其他同事的工作内容,也会进一步学习,掌握,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是大多数,通常只是围绕自己那一小块,一旦出现公司裁员,就很难换工作,即使换了,基本上是从头再来的感觉,很难在原先薪酬基础上继续上调。

搞IT技术的,和年龄多少有点关系,但是我并不认为是最关键的。我们公司技术主管今年40+了,爱好研究,通常喜欢发现新东西。但是大部分人只是把技术当一个混饭吃的工具,就是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就完事了,危机意识相对薄弱一点,也不考虑万一有一天公司倒闭自己怎么办。

谁谁谁能力多强,如果真的强,根本不用离职后找工作,只要从单位一离职,立马就有猎头打电话了。能力强弱一方面是个人感官感受,另外一方面,其实外边公司可能需要的能力更强。现在就是这样,好多人找不到工作的,但是好多公司想招聘能力强的员工,反而招不到 ,那问题在哪里呢,肯定还是能力达不到需求。讲实话,青岛IT行业不发达,待遇不能和北上广比较,歌尔海信通常硕士干一两年税后15w左右,现在我们青岛税后20w,招不到合适水平的人员,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是不是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平时,除了本职工作外,有没有考虑过提高一下其他方面的能力,是否考虑过要不要上进一下,多充充电,多提高一下自身综合性能力水平呢。做技术,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很细分的分支,起码周边的东西,多了解一下没坏处。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华为招聘的八个年薪百万的博士,都应该是30岁左右了,都不是小年龄了。

评论里有人说的好,真相往往比较残酷。真正阻挡IT就业的不是年龄,而是技能水平,因为很多人年龄一大就不想去接受新技术了,不深入学习了,而IT技术发展比较快,不扩展深入学习,就是会很多困难。

前几天面试了一个毕业两年的小伙,之前的经验是一款硬件电机产品,电路别人设计的,而因为程序比较复杂,程序也是三个人做的,他只参与了其中一部分程序。而当问起其他那两个程序员做的功能的问题的时候,这小伙什么都不知道,只能回答是别人做的,自己不清楚。

一个连协作伙伴工作内容都不想了解的人,在技术上肯定不是一个上进的人。这种人,一旦失业,必然难找工作。

什么叫能力强,自己之前做的工作,按部就班的做好,但是却不能够不断学习接受新技术以及工作周边相关的技术的,不具备很强的学习新技术能力的人,怎么能称之为能力强呢。

jsl89c

的确,现在经济不景气,岁数大的原来是公司中高层的中年人再次就业找工作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老是拿原来的高薪做参照物(锚定效应)非要高于这个数或持平。适当降低一下预期及身段也是必要的。我LP原来也是外企的高薪中层,也是后来外企收缩裁员,面临重新找工作,前几年还跨行业先后干了2份工作,工资都只有原来外企高薪的一半左右,但她心态好,上班也快快乐乐的,不去跟以前的同事攀比,但也是有收获的,就是跨界换了几家公司,干了不同的行业与工作,眼界也开阔了,综合能力有提升。这不前段时间机会又来了,又找到了一个薪水不错不比以前那家外企工资低的工作。

tester005

充分竞争的行业哪个容易?IT行业是这十来年处于风口,收入性价比还算可以的了,我在建筑设计院从业多年,感觉IT的996弱爆了,IT行业是歧视35以上的,建筑设计院是35以上的如果不在领导岗位,基本考虑去甲方,跳槽去其他设计院?基本不存在,从一个火坑到另外一个火坑,有必要折腾吗?鄙人09年某985高校国家重点学科硕士毕业,毕业至今在设计院混迹快十年,29岁过了注册,至今也快七年了,这个年龄今年还通宵四五次,感觉实在干不动了,升职也没什么希望,一个部门四五十号人,除部门总经理总工总共两三个人基本不用画图外,项目忙的副总工都得画图加班到12点,实在是很累,现在建筑设计院都招不到人,准确的说是招不到牛马。

walk_in_sky

这就是人口红利,市场上的供给几乎无限,自然挑肥拣瘦了,社会上的708090还天天996拼命的给自己挖坑,都以为自己不一样,其实99%都一样。搞得现在想在普通的岗位上度过平凡的一生都快成奢望了。

joesenhong

IT行业更新换代太快了,过了35岁精力已大不如前(35岁基本都结婚了,家庭的事情也会分走一部份精力),学习新技术没有年轻人那种拼劲了,而且对工资的期望值是刚毕业的大学生3倍以上,做为公司管理,当然会选择薪资低,有冲劲的年轻人。

35岁以后如果还是码农,确实很有压力,应该要往管理人员、系统架构师等方面发展。

一扔大师

工资低了不愿干而已。以前拿高工资时,也没见羡慕人家进国企拿低工资的人,甘蔗哪有两头甜。

rypan

关键还是体力。

以前我所在公司的构架师/首席程序员,四十岁的美国人,每天带四瓶可乐来公司,一言不发编程十二小时。我们十个二十几的小伙子就在他的成果上二次开发。我估算过,他的工作量大致可以抵我们三到四个,而且他的工作很多我们是无法完成的。

谁要是有这个体力,四十岁找工作肯定不成问题。

很多人都使用了线性外推:按现在每年加薪几万的速度,若干年后我的工资就会有多少多少万

然后突然发现前面是悬崖。

drzb

首先有个职业曲线的,有的人早期赚的多,有的后期赚的多,也有一辈子收入曲线平稳的。其次,70后上大学是有套利空间的,而80后开始就是扩招了,普通的学历就不值钱了。

最后,前20年经济繁荣周期,GDP高速增长,大家工资涨的也比较快。

其实仔细考虑下,很多人觉得是技能的东西,会坐办公室,会用电脑,在微信上点赞,跟我们父母那个时代的包分配,会骑自行车,聚在一起嗑瓜子,似乎是同一种东西?

持续大幅涨工资,35岁以后仍然还有高薪工作,能负担的起30年高利率的房贷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当然,很多人是在35岁以后想明白这个问题的,包括我自己!

goodoo

唉 同是大龄IT,本来还想回国看看机会的,看到国内996+年龄歧视,基本打消念头了。

IT的,出国找工作太容易了。有点积蓄的话,出国读个硕士,顺便升个二胎。

国外找工作,根本不问年龄,亚洲人一般比老美还显得年轻。所以我故意留胡子,不然看上去太年轻,镇不住下面的老美(其实人家只是20多岁,看上去老,)

好学校出来的,能力相信都没问题,只要英语不差,相信找个单位肯定不成问题,而最难的是怎么拿到国外的工作许可。

我对美国、加拿大了解,最简单就是读硕士,学东西都是次要,主要是出钱买个工作许可 (美国H1b,加拿大枫叶卡)。 你再多了解下吧。是清华、北大的话,问问在国外的同学就明白了。

来源:集思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